文章详情

薄膜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开口剂主要有以下几种

日期:2025-04-29 02:35
浏览次数:19
摘要:二氧化硅 - 作用 :提高薄膜的抗粘连性能,减少薄膜之间的接触面积,降低摩擦系数,防止薄膜粘连。 - 特点 :无毒,光学性能好,分散性佳,可制成10-25%的抗粘连母粒。 - 适用范围 :适用于多种塑料薄膜,尤其适合对透明度和光学性能要求高的薄膜
薄膜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开口剂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. 油酸酰胺
- 作用 :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内摩擦,提高脱模效果,增加产量,改善制品表面光泽。
- 特点 :添加量低(0.1-0.15%),需以混合物或母粒形式添加,以保证均一的爽滑效果。

- 适用范围 :主要用于聚乙烯薄膜,也可用于其他塑料薄膜。


2. 芥酸酰胺
- 作用 :显著降低薄膜表面的动态和静态摩擦系数,提高易加工性和包装作业效率。
- 特点 :长期摩擦系数低,热稳定性好,析出量少,不易变黄。

- 适用范围 :广泛用于CPP、BOPP、LDPE、LLDPE等多种塑料薄膜。



3. 二氧化硅
- 作用 :提高薄膜的抗粘连性能,减少薄膜之间的接触面积,降低摩擦系数,防止薄膜粘连。
- 特点 :无毒,光学性能好,分散性佳,可制成10-25%的抗粘连母粒。
- 适用范围 :适用于多种塑料薄膜,尤其适合对透明度和光学性能要求高的薄膜。


这些开口剂各有优缺点,具体选择取决于薄膜的类型、加工条件以及所需性能指标。


球形二氧化硅作为薄膜开口剂具有以下独特优势:

1. 优异的分散性与流动性
球形颗粒表面光滑、无锐角,与树脂相容性好,能均匀分散在薄膜基材中,避免局部团聚或划伤薄膜表面。其流动性优于气相二氧化硅和破碎石英粉,加工时粉尘少,母粒制备更便捷(可制成10-25%高浓度母粒)。
2. 高透明性与低雾度
球形结构折射率(约1.47)与多数树脂接近,且粒径小(如SN-Q25中位粒径2.5μm)、分布窄,显著减少光线散射,保持薄膜高透光性,雾度影响远低于传统滑石粉等开口剂。
3. 强抗粘连与爽滑效果
球形颗粒在薄膜表面形成均匀微凸结构,减少膜层接触面积,降低摩擦系数(静/动摩擦系数均优于有机开口剂),同时阻碍分子链渗透,有效防止粘连。例如,SN-Q25可使BOPP薄膜开口性提升30%以上。
4. 稳定性与AN全性
无机材质耐高温(1000℃烧失量<0.8%),无析出风险,避免有机开口剂导致的印刷性/热封性下降或黄变问题。符合FDA认证,适用于食品包装薄膜。
5. 综合性能优化
相比传统开口剂:  
    •第三代合成二氧化硅:开口效率更高,且能提升薄膜拉伸强度(如SHENNA K900减少酰胺类添加剂用量,改善末端黄变); 
    •球形vs非球形:多孔性低,不影响薄膜气密性,适用于高阻隔包装。

典型应用:BOPP、LDPE、EVA等薄膜,尤其对透明度(如高光膜)、食品级AN全(如保鲜膜)要求严苛的场景。
代表产品:SN-Q25(细粒径高透)、SN-Q55(通用型)等,可根据薄膜厚度与性能需求选择。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2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