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形二氧化硅在(BOPP)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中增加开口速度
球形二氧化硅在(BOPP)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中增加开口速度
为满足广泛的用途要求,应对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(BOPP)的表面爽滑性.抗粘连性.抗静电性进行改善。加入球形二氧化硅抗粘连剂等可使薄膜的摩擦系数有所下降,但需更低的摩擦系数时就需加入滑爽剂--芥酸酰胺再复配球形二氧化硅增加开口速度,以满足高速化自动包装机的要求。
二氧化硅开口机理研究

早期使用的天然滑石粉、天然二氧化硅由于是天然矿物质,不可避免地在 塑料薄膜中形成“雾气”,其透光度和纯度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塑料助剂的 需要,逐渐退出市场了。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透明度和开口性能高的轻质合成硅 化物。因为轻质硅化物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,有效开口成分高于各种重质天然矿物 。
近年来,二氧化硅超细粉体作为开口剂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同常规二氧化硅相比,该类材料具有特殊的粒子结构形态和性能,是多孔有间隙、比表面积很 大的松软颗粒,在塑料薄膜中由于拉伸加工呈不规则外形。当二氧化硅加入到原料树脂中,能均匀分散在塑料薄膜中,在薄膜表面形成许多凸起,渗入的空气减少了膜间的负压、薄膜间的接触面积,使薄膜分离, 从而防止了薄膜间的粘连,作用机理如图1.2所示。
二氧化硅粒子既可以使塑料薄膜表面产生凸起,也具有封闭大分子链端的功能。在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过程中,大分子链的末端被二氧化硅颗粒的空隙吸入,成为成核中心,加快了聚合物的结晶速度,从而大大减少外露分子链,使 两膜接触时无大分子链的缠绕,即可降低膜间分子链的相互缠绕,解决了开口问题。同时由于分子链的不外露,薄膜在经过物体摩擦时也减轻了吸附力,从而增加了爽滑性。
塑料薄膜开口剂有以下三代产品:
1、为滑石粉、硅藻土、磷酸氢钙等,其缺点为开口性能较差,且加入影响塑料薄膜的光学等物理化学性能。
2、为油酸酰胺如乙撑双硬脂酰胺(EBS)衍生物等,其缺点为有机开口剂析出物附在薄膜表面,影响薄膜的印刷性、热封性及颜色,也影响其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要求。
3、为合成二氧化硅,其优点是开口性能良好、无毒,加入还能提高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,使塑料薄膜的使用性能和物理性能得以提高,降低薄膜的生产成本,得到广泛的应用,为国内外的主流产品。
球形二氧化硅
目前球形二氧化硅开口剂应用到塑料薄膜中,使薄膜的开口性、透明度、爽滑性、抗粘连性能都得到明显的提升。
球形二氧化硅开口剂SN-Q25
二氧化硅SN-Q25是一种新型二氧化硅开口剂粉体材料,具有熔点低,流动性好,和树脂的相容性好,固化后没有界面,颗粒均匀,无锐角,填充性能好等特点。和气相二氧化硅(气相白炭黑)相比,在有机体系中容易混合,分散均匀。和破碎石英粉相比,二氧化硅SN-Q25流动性好,爽滑性好,透明度高,雾度低,能有效提高薄膜开口性能。二氧化硅SN-Q25还是一种高效的抗粘连剂、抗结剂、开口剂、爽滑剂,特别适用于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各种薄膜是高效的开口剂。CAS NO: 7631-86-9
物理参数
项目
单位
SN-Q25
中位粒径
μm
2.5±0.5
比表面积
m2/g
6.0±2.0
PH
6.0~7.5
水份
%
<0.3
折光率
-
1.47
产品特点
二氧化硅SN-Q25纯度高、流动性好;提高产品爽滑性能;粒度分布窄;膨胀系数低,摩擦系数小;粒径小透光率高,保持薄膜的高光性;开口效果好,抗粘连性强,非常适合在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薄膜材料做开口剂;良好的分散性,能很均匀的分散在树脂里面,可制成10-25%的抗粘连母粒。比重较高,可防止生产过程中过多的粉尘飞扬。
产品应用
无开口剂的塑料薄膜在堆积入缠卷时,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,当受压或受热时,容易使薄膜黏结在一起,不易分离,从而影响了薄膜的使用。开口剂的加入,可以在薄膜的表面形成凹凸面,从而减小薄膜之间的接触面积,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,而且可以阻碍大分子链的渗透以防止薄膜的粘连。